我的相片
劍俠鼻唄
如果一個人會不依著同伴的步伐前進,有可能是因為他聽到了另一種鼓聲。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2006年12月20日 星期三

挑戰黑名單第一人-陳文成

陳文成陳文成(1950年1月30日—1981年7月3日),出生於台灣台北縣林口鄉,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國立台灣大學數學系和研究所畢業、1975年赴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所,1978年28歳以第一名取得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統計系助理教授。
1981年7月,陳文成帶著家人從美國回臺省親,卻因為曾經從海外捐款給《美麗島雜誌》而被警備總部約談,於1981年7月3日陳屍台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旁,時年31歳。國民黨當局說他是畏罪自殺,但是在發現遺體之前說法卻不一。史稱「陳文成事件」。


♨警總說法是:巳送陳文成回家,國民黨當局說是畏罪自殺,警備總司令汪敬煦在其回憶錄說「陳文成是情殺」。

陳案發生後八月,陳素貞攜子返美。
陳文成任教的卡內基美隆大學兩位教授-狄格魯和病理學家魏契(Dr. Cyril Wecht)應邀來臺了解陳文成命案。卡內基美隆大學校長賽爾特亦多年鍥而不捨地寫信給蔣經國,要求「還我陳文成博士,」並主動提供日後陳翰傑就讀該校的獎學金。

9月22日美聯社駐臺北記者周清月在報導中,引述陳文成父親陳庭茂的談話,表示病理學家魏契(Dr. Cyril Wecht)曾對陳文成屍體進行驗屍,引起當時新聞局長宋楚瑜的不滿,國民黨官方認為這是“審視屍體”,美聯社記者周清月卻用英文單字autopsy來報道,autopsy在醫學上得解釋是“驗屍”,宋楚瑜認為,美聯社記者周清月以驗屍來形容法醫的行為,損害國家的主權和法律尊嚴,要求周清月寫悔過書並更正報道,雙方溝通未果,1981年9月26日,新聞局吊銷了周清月的採訪證,並將周清月驅逐出境。

♨諷刺的是,9月24日魏契在美國召開記者會中,曾公開明確的表示他曾經針對陳文成的屍體進行第二次“驗屍”,這也是陳文成事件發生以後所間接引爆,在國民黨主政下的臺灣新聞自由問題。

由於這個事件涉及國民黨在美國校園內僱用學生當特務,並對台灣學生的言行進行監控,後來在台美人社區和美國媒體都引起了極大的迴響。美國國會曾為此在當年10月舉辦過聽證會,就國民黨在美國校園安排學生當特務一事進行調查(見U.S. Congress 1982)。陳文成命案上了頭條新聞。

海外台灣同鄉冒著危險為陳文成遊行(引自陳文成博士紀念室)
陳文成的殉難使國際社會正式目睹了國民黨的胡作非為,使美國政府以果決做法處理國民黨校園特務的告密習性,也使台灣人民爭取民主的苦難面貌鮮明地呈現於世人眼前。陳文成事件直接、間接地影響了在台灣行使恐怖謀殺統治的中國國民黨政府的國際形象,使國民黨的殺戮政治異議人士的氣焰稍加收斂。

事件過後,海內外台灣人踴躍捐輸成立紀念基金會。當時國民黨政府的教育部以「命案未破」為由,不准基金會有「陳文成」三個字出現。故起初是以「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名義立案。至2000年七月,新政府成立之後,經幾番努力,終得以「正名」為「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此事距命案發生己經過了19年。

稍有常識者都知道,陳文成命案是警備總部的特務將陳文成刑求致死,然後將他的屍體陳屍其母校,並宣稱他是畏罪自殺。一般認為,陳文成因為在海外積極參與同鄉會,遭到國民黨海外特務的監視和打小報告,他資助美麗島雜誌的支票上,清楚寫下自己的姓名,成為國民黨鎖定的對象。

陳文成遭到警總約談,正是美麗島事件和林宅血案後不久,政治氣氛肅殺,一般相信陳文成是因遭到警總約談期間,不慎遭受嚴重傷害的刑求至死,警總為了掩飾罪行,製造自殺假象的一起政治謀殺案。
但國民黨政府卻堅稱:「未發現有他殺佐證,意外死亡或自殺皆有可能。」

陳文成二姊陳寶月:「這當然是一件政治謀殺案,要不然當時蔣經國政府為何要派人和她的父親談,想要以廿萬元解決這件事!」

陳寶月:「陳文成的脖子曾被電擊棒電擊,十根指甲曾被細針刺,五臟六腑都被打爛了,生前還被灌毒藥,家屬撿骨時發現骨頭都是黑的。」

「陳文成就是被國民黨特務刑求致死的!」陳寶月說,當時家屬發現疑點重重,原本要召開記者會伸冤,但是沒有新聞記者敢來,當時的政治氣氛真的很可怕。

不過依照聯合報1981年9月26日的報導,狄格魯教授及病理學家魏契在返美後召開記者會指出,在「審視屍體」後,他們判斷陳文成並未遭到刑求,但他們對於國民黨官方認為陳文成自殺身亡的說法,則感到懷疑。因為陳文成並無自殺動機,且身上缺乏自殺墜樓者應有的痕跡,所以「可能是以側著身子的姿勢被丟到地面」,亦即陳文成案是一起「他殺」的命案。

狄格魯並表示,他在此行中的發現,並不能打消他對「中華民國政府某些部門可能涉及陳文成死亡案」的看法。

一直到目前為止,這個命案的真相到底如何?兇手是誰?台灣政府都還沒有提供一個令人滿意的答覆。儘管大家都知道兇手是國民黨,但迄今歷經司法、監察等單位調查,仍未能追出事件真相,兇手也依舊逍遙法外。



陳文成與妻兒-陳素貞、陳翰傑







♨<後續>
2006年7月2日。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舉辦「轉型期正義研討會暨陳文成博士逝世二十五周年祭」,陳文成胞姊陳寶月自述:為暸陳文成真正死因,曾在2001年7月2日,二十年法定追訴時效屆滿前,具狀向台北地檢署控告前警總總司令汪敬煦等五人涉嫌共同殺人,但五年來音訊渺茫。

台北地檢署重新分案調查,承案主任檢察官薛維平為此安排當年護送陳文成返回校園的王姓軍官及陳文成友人鄧姓教授測謊,這是陳文成命案發生廿五年來首度有關係人被安排測謊。兩位關係人均通過測謊。

當時服役警總的王姓軍官堅稱:有送陳到住家樓梯口。
鄧姓教證稱:陳文成接受約談後曾到他家吃消夜及寫信。
由於兩關係人通過測謊,檢方只能朝其他方向再行蒐集資料。

台北地檢署在1997年時將陳文成命案全案重新啟封,由主任檢察官莊俊仁組成專案小組偵辦。在2006年時莊俊仁曾表示:「二十五年來,陳文成案由『相』字案轉為『調』字案,檢警不能強迫前警總人員接受訪談前警總偵訊筆錄及錄音帶離奇失蹤,事證不足,無法將前警總人員列為被告傳訊,加上鄒小韓等關係人早已移民美國,使本案至今無法突破。」






感謝: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9%B3%E6%96%87%E6%88%90
http://www.twhistory.org.tw/20010702.htm
http://www.epochtimes.com/b5/4/7/5/n587077.htm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jul/3/today-p4.htm
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contents/011/cca220003-li-wpkbhisdict002793-0831-u.xml
http://www.singtaonet.com:82/hk_taiwan/200703/t20070309_485256.html
http://203.64.42.21/TW/Mind/bunchiuN/khoaN.asp?id=10
http://www.2003hr.net/point_3_10.php


2006年12月3日 星期日

行走於孤寂的道路上;在憎恨處播下愛。
台灣聖雄-林義雄

台灣聖雄-林義雄林義雄(1941年8月24日),台灣宜蘭縣五結鄉二結村人,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行政學碩士。曾任國中教師、職業律師、第六屆台灣省議員、《美麗島》雜誌發行管理人。

林義雄是台灣民主進步黨的創辦人之一。台灣民主運動重要精神領袖,是台灣少數公認的「政治家」而非「政客」,亦有人以「台灣甘地」稱之。是台灣公認最具道德威望的政治家,被黨內人士尊稱為「人格者」,當美麗島世代同輩許信良、施明德等人,在擔任民進黨主席後,個人政治光環急速退色,林義雄卻不然。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曾說林義雄是民進黨內「最後一塊神主牌」,是歷任民進黨主席中,唯一未耗損光環的「異數」。


1998年初,民進黨內出現黨主席許信良與時任台北市長陳水扁的兩派人馬路線之爭。當時實力不足卻富於謀略的許信良以退為進,宣佈不再尋求黨主席連任,迫使陳水扁陷入市長、總統、黨主席三選一的抉擇,從而招來黨內「包山包海」的批評聲浪。就在許、陳兩派紛爭不已的情況下,林義雄宣佈參選黨主席,為許、陳之爭解圍。
林義雄政治生涯的高峰,是他于1998年7月任民進黨主席期間,以個人的威望協調民進黨各派系,舉黨一致,在2000年的總統大選中擊敗分裂的國民黨,把陳水扁送上總統大位,使在野14年的民進黨第一次成為執政黨,徹底顛覆了台灣的政治格局。

在2000年的總統大選中,林義雄雖未主導選戰相關決策,但在民進黨內部力量的凝聚上,確實發揮了溝通協調的積極作用。民進黨自創黨以來,一直是派系共治,爭鬥不斷,不具派系色彩的林義雄,也正視此一現實情況,未加干預。但在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問題上,林義雄態度堅決,總能夠促成各派系團結一致,貫徹黨中央的決策目標。

國民黨的分裂,使民進黨籍的總統參選人陳水扁有機可乘,一舉擊敗國民黨的連戰和獨立參選人宋楚瑜,贏得總統大選,林義雄也成為帶領民進黨,達成中央執政目標的歷史性人物,個人聲望如日中天。

2000年6月在民進黨第九任黨主席選舉前夕,林義雄在黨內不分派系一片慰留聲中,毅然決然地以「任期已滿,階段性任務已完成」為由,宣佈不再連任。林曾引用美國詩人Robert Frost(1874–1963)的《The Road not Taken》表明去意,展現了林義雄淡泊名利的一貫風格。

二 經歷

1964年。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

1966年。參加高等考試律師科獲第一名。

1973年。林與好友姚嘉文等共同籌辦「台北平民法律服務中心」,免費為貧民解決法律疑難。他堅信法律可以替民眾找到正義。

1975年。擔任郭雨新的法律顧問。
時34歲的年輕律師林義雄,為宜蘭縣黨外元老郭雨新參選增額立委助選,並担任法律顧問,但在國民黨籍候選人林榮三賄選、做票下,高票落選。林義雄擔任郭雨新訴訟代理人,手握證據控訴對方當選無效,但因國民黨司法黑暗而敗訴。事後,林與姚嘉文將這場官司的始末合著了一本書——《虎落平陽》。那次選舉使他體會到一般民眾是多麼希望有人出頭替他們講話做事。從此,林義雄棄法從政。
林義雄回想起當年從政的情景表示:「其實我本性不喜歡政治,只是當時我知道歷史真相時便無法保持沉默。當時資訊嚴重封閉,只有參加選舉,才能將思想傳播出去。因此,我就自然而然走入政治了。」

1977年。第六屆省議員選舉,繼承宜蘭黨外人士、省議員郭雨新的基礎當選台灣省議員。
林義雄在宜蘭鄉親的熱烈支援下,以第一高票當選台灣省第六屆省議員,以其堅毅、敢言的問政作風,打破言論禁忌,衝撞了國民黨高官、特權,一時使省議會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1979年。任《八十年代》雜誌的法律顧問。
1979年5月,他與省議員張俊宏聯手質詢「大軍壓境」,指責國民黨當局在省議會分組質詢時,經常有大批軍隊行軍路過,甚至公然將坦克、大卡車開進省議會,這是「利用行政權干涉立法權」。被國民黨發動所有媒體圍剿。

1979年12月。因參與美麗島事件被捕入獄。
黨外組織「美麗島雜誌社」在高雄遊行集會時,受到國民黨當局強行鎮壓,林義雄因是「美麗島五人小組」成員而被捕入獄。被判刑12年。

1980年2月28日。「林宅血案」發生。林的母親及一對雙胞胎女兒在家中被殺害,僅有長女林奐均重傷倖存。該案至今未破。

1984年8月。假釋出獄,與妻方素敏負笈美國哈佛大學深造。
出獄之後,更是全身投入到反對國民黨的政治運動,思想上開始傾向「台獨」。但他並未利用民眾的同情作為參選資本,卻以聖經「愛是恒久忍受」的基督精神平息了胸中至苦大悲,放棄了競選公職,而是選擇出國深造,先後在美國哈佛、英國康橋和日本築波等大學進修。他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不要看我的一時,要看我的一生」。

1987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行政學碩士學位。

1988年。小蔣公 經國去世,李登輝上臺。
林於1989年返臺帶回一本《台灣共和國基本法草案》和《心的垂練——淺談非武力抗爭》。林義雄對非武力抗爭情有獨鍾。他認為,「你用什麼手段達到什麼目的,你將成為什麼樣的人;為民主,苦用不民主的方式,將造成另一個不民主」。他全力鼓吹「非武力抗爭」的觀念,他指出,在台灣歷史上,因暴力被辱、被關、被殺的先人不計其數,他期望台灣人和後代子孫能熟練掌握非武力抗爭的方式,不必再需要用武力來解決任何紛爭。他樂觀地表示:「有一天,我們會做主人。」

1991年3月31日。林義雄捐出大部分家產,在宜蘭創辦「慈林文教基金會」培訓社會運動人才。

1994年6月。加入民進黨。專注於社會改造運動,被稱為「不食人間煙火的政治家」。

1994年7月。他發起「核四公投,十萬簽名」活動,呼籲民眾反對當局修建第四座核發電廠,獲得12人簽名支援。

1994年9月。組織「核四公投促進會」,林為召集人,投身「核四公投」運動中,身體力行「非武力抗爭」,並立即展開「核四公投,千里苦行」行動,35天內,林義雄率志工徒步環島苦行1005公里。

1995年5月。曾代表民進黨登記競選第九任「總統」。

1996年。林義雄被聘為民進黨首席顧問。

1998年6月。高票當選民進黨第八屆黨主席,並以「做好執政的準備」為中心,致力黨務革新,但遭到黨內各派系圍攻,因而一度萌生去意。

2000年3月18日。陳水扁當選總統,聘林義雄為有給職總統府資政被婉拒。
同年7月。以「任期已滿,階段性任務已完成」為由,婉拒黨內慰留,宣佈不再競選連任,毅然從民進黨主政的舞臺上消失,重新戴上斗笠,穿上白衣、裏褲(象徵黑白分明,是非分明),做個「反核」的苦行僧。

2001年。停建的核四廠復工後,2月21日,於民進黨中央召開記者會,以「核四爭議中,雖然自認為問心無愧,但是認為還是需要負起連帶責任」,辭去民進黨首席顧問的職位。

2002年9月21日。率領核四公投促進會於台北市龍山寺出發,環島呼籲「誠信立國」,推動國會減半改革、核四公投及公民投票立法運動,介入2004年總統大選的政治活動。

2003年底。共發動三波徒步行走全台灣的「核四公投千里苦行」行動。

2004年3月。開票之後,台灣因為藍綠陣營票數過近而引發爭議,林義雄亦出面公開呼籲政治人物不要繼續激化族群衝突。

2004年。林義雄又為推動國會減半改革,前往立法院靜坐。該年8月,立法院以200:1票數通過國會改革修憲案,隔年5月,選舉國民大會大表,複決憲法修正案。

2005年。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因為2005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民進黨大敗而請辭後,支持剛競選連任失利,宣佈退出新潮流系的前彰化縣長翁金珠參與黨主席補選。但翁金珠敗給主流派游錫堃。

2006年1月24日。發表公開信《永為民主國家主人——為退出民主進步黨告同志書》,同時退出民進黨。

三.著 作

《虎落平陽?¾¾選戰!官司!郭雨新》,1977,與姚嘉文合著。

《從蘭陽到霧峰¾¾瞧這個省議會》,1978。

《古坑夜談¾¾雨傘下的選舉》,1978,與姚嘉文合著。

《只有香如故¾¾林義雄家書》,1984。

《台灣共和國基本法草案》,1989。

《心的錘鍊¾¾淺談非武力抗爭》,1989。

《去國懷鄉¾¾林義雄遊學札記》,1991。

《希望有一天¾¾充滿喜樂的台灣》,1995。

《慈悲‧希望‧愛¾¾林義雄人生行跡》,2000。

《白樺‧菩提‧避邪符¾¾林義雄俄羅斯、印度日記》,2002。


------------------------------------------------------


♨《The Road not Taken》Robert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感謝: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mjdzx/778121.htm
http://iwebs.url.com.tw/main/html/newtaiwan/1049.shtml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E%97%E7%BE%A9%E9%9B%84&variant=zh-tw
http://tw.myblog.yahoo.com/jw!cWB.yT6XXRtoRKINqQ--/article?mid=4&prev=6&next=2
http://www.sinew.idv.tw/me1/me3-1%AAL%B8q%B6%AF.htm
http://140.111.143.134/country/tsunah.html
http://www.ct.org.tw/subject/people005.htm
http://www.cnic.org/wiki/%E6%9E%97%E7%BE%A9%E9%9B%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