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片
劍俠鼻唄
如果一個人會不依著同伴的步伐前進,有可能是因為他聽到了另一種鼓聲。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2006年10月8日 星期日

重尋台灣的抵抗精神;一○○行動聯盟十週年紀念與展望-廖宜恩

重尋台灣的抵抗精神

一○○行動聯盟十週年紀念與展望




廖宜恩/中興大學副教授



人類的抵抗精神源自於對霸權壓迫的反抗,也因為抵抗運動或革命前仆後繼地發生,才能寫下近代史上追求人權保障的感人篇章,也確立了抵抗權成為超越憲法的一種基本人權。一九九○年代起,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有好幾次撼動人心的抵抗運動,其中以一九九一年「一○○行動聯盟」的「反閱兵、廢惡法」運動最能成為「和平抗爭」的成功典範。身為「一○○行動聯盟」的原始提案人,在這個十週年紀念前夕,希望藉由歷史的回顧,重新找尋台灣的抵抗精神。




歷史背景

一九八九年鄭南榕為追求「百分之一百的言論自由」而以身殉道。一九九○年三月的「野百合學運」震撼國民黨統治階層,五月的「知識界反軍人組閣」運動動搖了國民黨對學術界的控制,十一月黃華第四度因「言論叛亂」被國民黨逮捕並判重刑,十二月有追求台灣主權獨立的台灣教授協會成立。一九九一年四月,由台灣教授協會結合學生社團成立「台灣學生教授制憲聯盟」,提出「主權、制憲、社會權」等主張,並有許多學生在台大校門口靜坐絕食。五月九日,國民黨以參加「獨立台灣會」為由逮捕陳正然、廖偉程、王秀惠、林銀福四人,引起學生與學術界很大的抗議聲浪,又因鎮暴警察於五月十二日毆打在中正紀念堂靜坐的學生與教授,以致引發學生的罷課風潮,並進而佔領台北火車站靜坐抗議數日,情勢的發展逼迫國民黨不得不於五月十七日動員立法院三讀通過廢除訂有唯一死刑的「懲治叛亂條例」,並將陳正然等四人交保釋放。八月二十四、二十五日,民進黨召開「人民制憲會議」,通過台灣憲法草案,以台灣共和國為國號。八月三十一日是國民黨強制拘提陳婉真的最後期限,陳婉真因在台中市成立「台灣建國運動組織」而遭國民黨以內亂罪起訴,但是陳婉真準備以汽油彈抵抗國民黨的拘提,情勢非常緊張,因此,台灣教授協會聯合學生與社運團體成立「結社自由行動聯盟」,由我擔任召集人,於八月三十、三十一日在「台灣建國運動組織」旁舉行「三十小時禁食靜坐,捍衛台獨結社自由」,終於和平化解可能的衝突。然而,八月三十日晚上九點,台獨聯盟美國本部主席郭倍宏因為回國聲援陳婉真而在機場被逮捕,另外已經潛回台灣一年多的台獨聯盟副主席李應元則在九月二日被捕。這些逮捕行動影響了即將在九月八日舉行的公民投票加入聯合國大遊行。

緣起

九八大遊行由公民投票促進會、台灣教授協會、民進黨、長老教會、全學聯共同主辦,當天雖然下著傾盆大雨,不過仍有十萬左右的民眾走上街頭,高聲吶喊「公民投票加入聯合國」。但是遊行隊伍卻被國民黨的拒馬阻擋於中山北路與南京東路附近,警方並用強力水柱驅散,雙方一直對峙到深夜仍未結束。隨後,遊行的決策單位接納陳師孟教授及台大經研所研究生林忠正之建議,要求國民黨在十月十日之前釋放被捕的獨派人士,否則我們將舉行反閱兵活動。在向遊行群眾宣佈這個構想後,和平地結束九八大遊行。

成立經過

有關如何處理九八大遊行所遺留下來的問題,原主辦單位有不同意見,但是我認為陳師孟的建議雖然很危險,不過如果以有組織性的和平靜坐方式進行,應該可以產生以小搏大的張力,因此我在九月十二日即將籌組「一○○行動聯盟」的方案傳真給台教會林玉体會長,請他代為在九八大遊行檢討會中提出。我之所以取名「一○○行動聯盟」的原因有三:第一、我讀了林山田教授好多篇有關廢除刑法第一百條的文章,深刻了解到即使「懲治叛亂條例」已於五月十七日廢除,但是箝制言論自由、思想自由與結社自由的惡法就是刑法第一百條,因此「一○○行動聯盟」的首要目標就是廢除刑法第一百條;第二、「一○○行動聯盟」是要延續鄭南榕的精神,追求「百分之一百的言論自由」;第三、以一百人為一連,每連有三排,每排分三班,仿軍隊編制進行組織性動員,號召一百位教授、一百位學生、一百位婦女等等參與和平靜坐抗爭。九月十五日,我約了陳師孟、林逢慶、羅文嘉等人在紫藤廬聚會討論籌組「一○○行動聯盟」的可行性,大家都同意我的構想,並決定邀請有聲望的人士擔任發起人以壯大聲勢。九月十八日在新國會辦公室舉行發起人會議,確定由台大經濟系教授陳師孟擔任召集人,其餘的發起人有中研院院士李鎮源、台大歷史系教授張忠棟、台大法律系教授林山田、澄社社長瞿海源、台灣筆會會長鍾肇政、關渡療養院院長陳永興、比較法學會理事長陳傳岳、長老教會總幹事楊啟壽、公投會會長蔡同榮、台教會秘書長廖宜恩等十人,並決定在九月二十一日於台大校友會館舉行成立大會。

展現民力

「一○○行動聯盟」從九月二十一日正式成立,到十月十日在台大基礎醫學大樓的「反閱兵、廢惡法」靜坐行動結束為止,短短的二十天,展現了台灣人民「沛然莫之能禦」的改革力量,終於迫使國民黨在一九九二年五月十五日修改刑法第一百條,廢除「和平內亂罪」,並隨後釋放被捕的十幾位台獨人士。我有幸能參與並見證了這段期間許多令人感動的人與事,因篇幅限制,僅列幾項以供效尤:一、多位發起人的崇高聲望與行動力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同與支持,尤其是李鎮源院士的無役不與,使得「一○行動聯盟」獲得極大的動能。二、許多學運社團的學生積極參與,使得「一○○行動聯盟」的活動力特別強,那時候出版的文宣戰報次數多得嚇人。三、學術界、醫界、長老教會、萬佛會等幾乎是精銳盡出,投入抗爭活動。四、社會人士熱情參與和支持,例如十月五日在金華國中大禮堂的演講會被熱情的民眾擠得水洩不通,當場並募得五十多萬元;還有像七十一歲的郭相英女士在十月八日於閱兵台前被憲兵打昏後,仍繼續參加後續行動。

展 望

十年前,台灣人民展現出無比的勇氣,抵抗國民黨的霸權壓迫,終能掙脫桎梏,獲得自由權的保障。反觀今日,台灣雖已完成民主化,但是台灣人民的抵抗精神卻日益淪喪!對內,喪失對中華民國虛幻體制的抵抗,淪為中華民國的捍衛者!對外,喪失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抵抗,卑膝承歡討好中國,使台灣逐漸香港化!為了重尋台灣的抵抗精神,「一○○行動聯盟」決定以重回歷史現場來紀念廢除刑法第一百條的十週年,預定於十月九日下午五點至七點,在仁愛路台大基礎醫學大樓前舉行紀念活動,屆時會有林山田教授、陳師孟教授、李鎮源院士、陳水扁總統出席,敬邀昔日戰友撥冗參加。

(原載於2001年10月8日自由時報)




引自:http://taup.yam.org.tw/comm/comm0112/t053.htm

從廣場出發建國-林山田

從廣場出發建國


周末與其杲在家中發悶,或者吃喝玩樂,
不如到建國廣場,跟些志同道合的人結識交心,
做個行動的台灣人,而在台灣建國的道路上攜手並進,
做些有關台灣正面的事,將會使你的人生變得非常有意義﹗



▉林山田(台大法律系)

  台灣為要走出中國的陰影,免除中國霸權擴張主義的壓迫與併吞,最迫切需要努力奮鬥的事,就是及早把台灣建立成為一個能與世界各國平起平坐的國家,使台灣在國際政治社會中具備國格,並使二千一百萬人能夠早日結束做為無國之民的痛苦,而在世界上享有國家的尊嚴。            

  台灣人民長期在各種外來政權的統治下,台灣意識只有存在於極為少數的有識之士,絕大多數的台灣人經過國民黨黨化教育的毒化,媒體的洗腦與宰制,不但毫無台灣意識,反而還會認賊作父,排斥抗拒台灣意識。            

  五十年來的中國流亡政權在台灣的統治,以一個外來的統治集團宰制台灣在地人,以一小撮人統治一大群人,當然必須拿出劣質的統治技倆,分化並控制台灣人,並且以部份的統治利益籠絡少數熱衷於名利權位的台灣人,充當統治集團的工具或樁腳。在專制的外來政權統治下,人民與政府的關係,假如不是對立的,至少也是冷漠的。外來的政權必須抗拒本土化,才能保留其政治優勢,所以,在教育只做些中國化的工作,在媒體工具上,則只會美化中國,醜化台灣。在這些客觀情勢下,台灣迄今一直欠缺一個台灣社會的共識,舉目環視世界各國,沒有一個社會會像台灣如此地分歧,不少人只想在這個社會謀利詐財,只要賺夠了錢,就一走了之,而不會把台灣社會當作他們安身立命、傳宗接代的地方。           

  意識主宰支配一個人的作為跟不作為,台灣人想要建國,就必須使台灣人先有台灣意識;否則,建國只是口號而已,口號喊得再響,到頭來還是空中樓閣。面對強權霸道的外國脅迫與人侵,最重要的關鍵就是社會的共識,台灣人有了台灣社會共識,二千一百萬的台灣人才能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齊心合力使用各種有形無形的武器對付共同的敵人。       

  長期以來,對於台灣社會運動的觀察與參與,認為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包括著作、演講、出版、傳播、討論、評論等六大自由),應是建立台灣意識、培育台灣社會共識的首要工作。經過一百行動聯盟的抗爭,而能廢除箝制政治言論自由的惡法;經退聯合報運動的示範作用,多少改善了一點點平面媒體的劣質性;再經過了無數人的努力,有如雨後春筍般地成立了人民的電台,而多少爭取到了一點點傳播自由。凡此種種,雖然有了一些成果,但是距離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尚有一段路要繼續打拚奮鬥。                         

  人是群體的動物,個人與個人之間必須有所接觸,交換意見,彼此有所認識之後,才能形成共識,產生社會群體的力量。台灣人向來欠缺參與公共事務的熱誠,自我退縮而少社會性,凡事吞忍,不想或不敢公開表明己意,而成為統治者心目中的順民。如此的民族性,若不妥加改善,則奢談建國,無異緣木求魚。                       

  自有街頭活動的社會運動以來,總是針對特定的議題,經過非常艱辛的動員,而能號召群眾走上街頭遊行。惟長期以來,在政府的打壓與媒體的醜化之下,加上本已壅塞不堪的道路交通因遊行而更形惡化,而引致一般民眾的反感(或者至少不能獲得他們的認同)等等多元的原因,迄今未能在遊行的隊伍上,充分展現人民的力量,通常只是區區數千人,至多也是二、三萬人而已。豔陽高照,空氣污濁,走得汗流夾背,筋疲力盡,往往走不出什麼名堂。有時遇到政治不中立的機器戰警,還要皮破血流,甚至成為刑案的被告,而淪為階下囚。所以,雖在遊行隊伍上每次總有新面孔出現,但是老面孔則消失了,大家好像輪流出公差走一趟,人數無法累積成長。所以,沒有辦法達到不去則已,一去的話,就是要數以十萬計或是數以百萬計。如此,統治者自然就繼續不把人民看在眼。     

  因此,為了展現人民的力量,應該改變迄今的運動形式,將動態的街頭遊行,改為靜態的廣場聚集,為了免卻每次動員的辛苦,不必再為發動一次遊行而勞民傷財,有必要在台灣各地找出無數個適當的廣場,舉行定點定時的群眾聚會。   

  我們不屑再跟統治者抗爭或請願,我們只想喚起廣大人民的覺醒,我們要以聚集的人數,和平地向統治者展現人民的力量。                         

  今後,每逢周末晚上八點,風雨無阻,台北市府前的建國廣場就等著大家的到來。開頭的半個鐘頭,大家彼此交談結識,八點半開始建國節目,至午夜收場。為了買些花、木,美化或綠化台灣家庭,大家會到建國花市。為了保衛台灣的家園,參與台灣的建國,那就到建國廣場﹗我們會計畫生動的節目,吸引有志於建國大業的人,到場參與,彼此結識,打氣鼓勵,培育台灣意識,建立台灣社會共識,而能共同為建國奉獻心力。                          

  朋友們﹗周末與其杲在家中發悶,或者吃喝玩樂,不如到建國廣場,跟些志同道合的人結識交心,做個行動的台灣人﹗而在台灣建國廣場的道路上攜手並進,做些有關台灣歷史的事,將會使你的人生變得非常有意義﹗           

  是台灣要建國,不是只有台北市要建國,所以,建國廣場要廣設於台灣各地,台北市政府前的建國廣場只是開個頭,希望全國各地的有心人能夠紛紛起而跟進,建立無數處的建國廣場,全國風起雲湧,台灣建國廣場才有成功的一天。    

(原載1995.8.19自立早報第9版)



引自:http://taup.yam.org.tw/comm/comm9509/tpdc5913.html


♨林山田老師,您的心念我聽到了。不好意思,現在才聽到。
您的意志布魯克決定要繼承下來了。